重庆视窗_四川崇州新闻门户网

热门TAG标签:[db:TAG标签]

从生态筑底到文化赋能 看成都沙河从“黑臭河”到“生态河”的幸福蝶变

来源:互联网 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21-12-09

  成都12月4日讯(记者 张宇)冬日的沙河,水草丰美,彩树成荫。漫步成都沙河边,细心的成都市民发现绿道上新添了许多户外长椅,除了造型各异,每把椅子上都有一块印着庆祝建党100周年LOGO的铭牌,铭牌上还有一段捐赠者的温馨寄语。这些造型独特的公益椅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拍照,在朋友圈分享沙河沿岸这道美丽的“风景”。

  不过,这并不是沙河沿岸的第一批公益椅。早在2019年,沙河城市公园就安装了来自成都市民捐赠的70余把公益椅。除了水管部门的大力倡议和号召,是什么原因让成都市民积极响应,热心参与到这样的赠椅活动呢?家住河边的施女士说:“现在沙河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人也越来越多,除了周边的居民,很多外地游客也会专门来沙河游玩。我们这些带孩子的,经常走累了想要坐一坐,但座椅上总是坐满了人。这些捐赠的座椅不但解决了老百姓最日常的需求,造型还很个性化,外地游客来一看,会觉得成都人特别有爱”。

  也许年轻一点的市民并不知道,这条施女士口中的“生态沙河”,在20年前由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曾是成都人心底隐隐的痛。它是如何从曾经的“黑臭河”变成今天市民口中的“生态河”,完成幸福蝶变的?

20世纪末从沙河下游热电厂打捞出的灰沙.jpg

20世纪末从沙河下游热电厂打捞出的灰沙

2010年10月的沙河“环保赛鹅大会”_副本.jpg

2010年10月的沙河“环保赛鹅大会”

  生态筑底,告别“黑臭”

  “什么‘生命河’,水又黑又臭,喝了怕要得病哟。”这是来自“老成都”过去的抱怨。他们口中的“生命河”,就是沙河。沙河,古称凤凰水、升仙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与府河、南河并称为成都“姊妹三河”。上世纪50年代,随着一批大型工厂在成都东郊兴建,沙河承担了成都市工业和生活用水总量的90%,被成都人亲切地称为“生命河”。但是由于城市和经济发展迅速,沙河流域范围环境污染,水质恶化,河道淤积,河堤失修,直接影响了沿岸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岷江下游水环境质量。

  2001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沙河开启大型综合整治。历时三年的沙河整治工程共计投资32.48亿元,规划整治范围涉及4.63平方公里、河道长度22.22公里、河道两侧50—200米。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污染治理、防洪及河堤整治、绿化及园林景观、道路桥梁、文化光彩和其它配套工程。沙河整治工程竣工后,沿线污水得到治理,综合环境有效提升,生态环境的修复让成都人尽享“生态红利”,先后荣获 “国际舍斯河流奖”、“人居环境范例奖”、“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

  宜居“绿岸”,提档升级

  生态治理,绝非朝夕。沙河整治工程10余年后,为系统修复流域自然岸线和湿地,构建蓝绿交织生态水网,一场最大规模的绿地提档升级战又拉开了序幕。

  2017年开始,成都市水务局河道监管事务中心通过种植草甸、花甸构建生物多样性的固碳水网,强化沙河以林、水为核心的生态基础,提升沙河绿地的承载力。至2021年,沙河流域先后实施81项整治提升工程,修复地被80余万平方米,种植花田8.5万余平方米,完善了沙河生态、补水、防洪、健身、休闲等功能。结合地域特色打造的“爱情海”绣球花公园、格桑花海、彼岸花海、硫华菊花海、百日草花海等特色花境四季交替绽放,成为深受市民欢迎的网红打卡点。“水很清,景色又好,到沙河边跑步打拳简直是种享受。”市民田阿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