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视窗

热门TAG标签:

人民日报:艺术电影热,如何更日常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4-24

  艺术电影热,如何更日常

  每年4月,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单元启幕,全国各地都有专程前往北京看电影的铁杆影迷。据了解,截至4月13日,今年北京展映单元的上座率已经达到71.33%,票房较4年前上涨10余倍,彰显出观众对艺术电影的巨大需求,也反映出中国电影消费多样化的趋势。

  17日,首都之星艺术影厅联盟启动仪式举行,标志着北京将新增一个艺术电影的专属放映平台。艺术电影在中国,未来的路应该如何走?日前,在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艺术电影推广论坛上,嘉宾们进行了探讨。

  位于北京小西天的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电影院,是许多影迷心中的圣地。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孙向辉说:“10年前,只有小西天艺术影院每周四放映一场艺术电影,一旦关门改造,北京的艺术电影粉丝就没了去处。而如今,小西天每天都有艺术电影上映,每年有1000场左右的艺术电影与观众见面。”

  2016年10月,由中国电影资料馆发起的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成立,目前,联盟已在200个城市拥有1260个加盟影院、1590块加盟银幕,在各地放映了61部中外佳作。前不久,以《三块广告牌》为代表的联盟专线发行实践,创造了近6500万元的票房,其中88%都产生于联盟的加盟影院,多样化电影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趋势。“艺术电影的深刻、精致、创新,会促进商业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艺术电影的繁荣和中国电影的多样化发展,也意味着一整套结合了艺术评判和市场考量的标准体系正在中国形成。”孙向辉说。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艺术电影的发展和电影多样化有了非常好的物质基础,但相较于艺术电影的市场拓展,电影创作反而相对滞后。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外中小成本艺术电影进来了,且品质很高,这对中国的艺术电影创作者形成了刺激。”哪吒兄弟影业创始人杨城说,“刺激是良性的,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在这个时代应该创作什么样的电影。”

  电影《路边野餐》的制片人王子剑认为,电影创作者不能以艺术电影为名闭门造车,而应在更广阔和丰富的生活里寻找创作题材和形式。“我们有时候无法用一个简单的概念去定义什么是艺术电影,或者用‘作者电影’的概念更加合适,它能够囊括进来的内容可能也更多。”他认为,好的艺术电影可以有类型片元素,也可能是喜剧或者恐怖片、犯罪片,但核心表达应该要原创,在美学和视觉上对电影有推进作用。

  英琦是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项目负责人。2015年10月,他到影院联系影片《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的发行。“那时影院问得最多的就是有票惠吗,有票补吗,保上座率吗?我一律回答没有。”英琦说,艺术电影的市场很难做,毕竟影院也有票房和业绩考核的压力。

  数据显示,当前国内艺术电影的受众中,58%是女性,艺术电影观众的年龄分布在20—29岁之间,占所有观影人群的60%。同时,当前国内艺术电影的受众中,北京、上海占了艺术电影市场的70%,但成都、杭州、深圳、广州等城市的艺术电影市场也在迅速崛起,占比逐年升高。

  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策展人杨洋说,“虽然现在可能花了很大价钱买的片子在二、三线城市没太多人响应,但只要做下去,观众会增长的。”他表示,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成为影迷的狂欢,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往往开票几个小时后,各大影迷圈就变成了“转票圈”,“因为没有人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在十几天内看几百部电影,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这种狂欢变得日常化,把看艺术电影变成大家的生活方式,让它影响每一个人。”记者 刘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