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特稿:西方影人“向东看”时代来临 中国青年电影人催生新机遇——中外电影合作新观察 新华社记者韩梁 丁宜 伴随中国电影不断创造票房奇迹,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外电影合作迎来新契机。那么,中外联合制作电影如何以全球化表达,讲出打动人心的中国故事?跨文化联合创作中,如何呈现文化中国的诗意、创意中国的力量? 正在举行的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多位中外知名导演、制片人认为,在好故事依然是中外电影合作“终极密码”的大前提下,迎来西方影人“向东看”的时代。与此同时,兼具中国文化底色和国际视野的新一代电影人催生“中国叙事”新机遇。 到了欧美研究跟中国合作的阶段 在电影节期间的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兼CEO王中磊说,中外联合制作电影走过20多年历程,现在到了欧美影视制作机构“转身”研究如何跟中国电影人合作、如何适应中国市场需求的阶段。 他建议,中外联合制作不仅体现在投资和内容创意的合作,也要注重发行,力争实现中外同步发行、全球覆盖,这样才有机会打造真正面向全球受众的电影。 “反转的市场”这一观点得到好莱坞知名导演雷尼·哈林的认同。在他看来,欧美电影人应该仔细研究中国的市场和需求,找到能打动中国观众、同时引发全球观众兴趣的题材。 他强调,“真诚地讲好一个具有文化价值的故事”至关重要,不一定非得围绕中国传统或神话,也可聚焦当代题材,关键在于保持文化独特性的同时找到与全球观众的契合点。比如,电影《寻梦环游记》蕴含墨西哥传统文化和神话元素,能够在中国引起共鸣,原因之一在于人们对离世亲人的哀思不分年龄地域。 参会嘉宾一致认为,一部作品传递的文化、思想、价值观构成其文化基因和精神底蕴,是决定其成败的重要因素。而中国文化则是一个取之不尽的素材宝库。在美国导演罗布·明科夫看来,中国文化有足够丰富的养料,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出色的电影语言讲述。 在合拍片中生硬植入中国元素只会令故事原味尽失 曾几何时,好莱坞工业流水线上产出的大片似乎沿袭既定套路:英语对白、白人主角、鲜明类型、炫酷特效、票房神话。在联合制作成为潮流的当下,这个“黄金法则”是否依然适用? 索尼影业国际发行总裁史蒂文·奥德尔说,优秀电影确实有“成功密码”,但并没有放之四海的固定公式,真正打动人心的永远是好故事,而不是各种电影元素的简单拼接组合。 对此,哈林认为,伴随不少西方电影人投身中外联合制作“淘金热”,一些人以为只要把好莱坞元素简单替换调整就可以搞合拍片,比如加入中国演员、汉语对白等,但实际效果不尽人意。 俄罗斯导演费奥多尔·邦达尔丘克认同上述观点,认为在合拍片中生硬植入中国元素只会令故事原味尽失。他更愿意从内容出发,寻找一些能够引发中俄观众共鸣的题材,比如二战期间两国民众共同抗击外国侵略的历史。 哈林呼吁,成功的合拍片从策划之初就要认真思考如何讲故事,而不是从制片人角度考虑票房,这是电影的初心和本真。此外,联合制作的电影面向更广泛受众,更要考虑弥合文化差异,兼顾不同审美品位。 兼具中国文化底色和国际视野的新一代电影人催生新机遇 中外电影合作过程中,“中国叙事”面临怎样的新机遇? 王中磊认为,新一代中国电影人有良好的双语能力,不少人在西方接受电影教育,具有西方工作经验。他们兼具中国文化底色和国际视野,有能力以更全球化的表达,更年轻化的电影语言,讲述更精彩的中国故事,刷新世界对中国电影乃至中国的认知。 针对青年导演,哈林提示,中国观众的审美口味日益提升,对好故事的预期更高,除了讲好故事,新一代电影人要善于利用技术手段,制作出质量和水准不输好莱坞大片的精致作品,才能满足观众需求。而中外联合制作能够优势互补,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 奥德尔也提醒青年导演在做国际化电影的同时,不要失去自身的文化基因和真诚表达。先要做自己,保持真实,同时带来新鲜感,然后再与全球市场对话。他认为,有真实情感的故事才能真正打动人心,不论时代潮流如何变化,这始终是电影的核心。 观看电影如同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这种浸入式的体验正是电影的魅力所在。明科夫认为,这一魅力背后是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持久影响力。他期待中外联合制作的电影能够继续深挖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中国和全球观众产生深刻情感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