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展示 成都12月8日讯( 李丹 实习生 官悦 摄影报道)12月8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举行“健康中国 科普惠民”走进达芬奇机器人科普活动周活动。 “机器人的出现是外科手术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能不断开展更加精细复杂的手术。同时也能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周期。”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前期积极努力,去年八月,医院引进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Xi系统,同步成立了机器人手术微创中心。 据悉,一年多过去了,截至目前,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已在泌尿外科、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妇产科、胸外科等科室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315例,极大推动了成都医疗卫生从数字化向智能化的飞跃发展。 在现场,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不同科室的医生通过对比新老机器人视频的方式,生动形象地为大家介绍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临床中的应用。 仪式结束后,现场还开展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体验活动。通过近距离接触,让更多医务人员近距离体验达芬奇机器人的特性,感受其技术创新,同时为患者答疑解惑,让患者更加了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外科领域尤其是微创治疗方面的应用。 现场科普 背景小知识: 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是一种高级机器人平台,其设计的理念是通过使用微创的方法,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它由三部分组成: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成像系统。简单地说,它就是“高阶版”的腹腔镜系统,设计的理念是通过使用微创的方法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可用于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头颈外科等诸多领域。 它能干嘛? 它的“思维”: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本身没有自主智能程序,所有手术步骤均由手术医生操作完成。也就是说,医护团队的操作将决定它的思维。 它的“视角”:头顶悬吊装置的实用性与电动平台的灵活性相结合,混合式架构使得机器人可以放置在患者周围任何位置,同时实现腹部四个象限的手术通路。 它的“眼睛”:通过三维高分辨率立体腔镜,可以得到裸眼3D效果,同时图像还能实现10倍光学放大并保持画质高清。此外,术中荧光显影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能轻松鉴别动脉、静脉、胆道、输尿管等,也可清晰看到是否有肿瘤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更加方便判断关键解剖结构、或在实体脏器中确定肿瘤边界、或用于评估目标组织的血液灌注等。 它的“手”:术中人手操作仅限于270度,而手术机器人的机械臂非常灵活,可转腕手术器械拥有七个自由度、十多个关节可540度转弯,对狭窄解剖区域更有着极大优势。此外,机器手臂及器械在病人体内可准确无延时地重现人手动作,医生手部动作可调节、颤抖可滤除。 |